間中去食飯會聽到有人說,為何日本菜的飯碗上的飯總是這麼少?無論香港、台灣、中國、新加坡,這些華人地區盛飯總有個習慣,就是要盛得滿滿的,好像一座山,可能因為是看起來好像賺了。
說到底「感覺賺了」都是跟錢有關。日本人整體看來似乎只有大阪人對金錢比較敏感,特別注意是否「賺了」(這個跟「縣民性」(不同縣的國民有不同性格)有關,下次再說)。小編覺得賺不賺到了不是日本人的首要考慮,他們更注重「雅」的表現。此外,日本人對生和死的文化和習俗十分在意,從盛飯的多少也看得出他們的文化。
不要裝得像一座山般滿
大家去日本吃飯有沒有發現米飯不會裝滿整個碗。因為部分日本人家中設有一個佛壇,其作用就是供奉祖先和佛﹐只有在佛壇供奉的飯只會裝得那麼滿。如果盛到滿滿的就不好意頭,所以大家都不會看見碗裡盛滿米飯。另外更加不要把筷子插在飯裡,同樣意頭不好,供奉先人才會這樣做。盛飯8分滿就差不多。
不要一次裝滿米飯,要分開幾次!
日本人會把米飯裝到大約8分滿,那麼不如就一次盛到8分滿,很方便呀。一次就裝滿這個動作,日文有個叫法,叫「一回よそい」(ikkai-yosoi,直譯就是「一次裝」)。通常供奉佛壇就會只盛一次飯,然後把飯造成一座山。如果吃飯只盛一次同樣不太禮貌,最好是分開幾次吧。當然,自己一個吃的話,喜歡怎樣盛飯都悉隨尊便。
好了,夠鐘吃飯了,拿起筷子,也有很多禁忌,為何有些做法會遭人白眼呢?下次再說。
如果喜歡小編的網誌,歡迎來粉絲團按讚,謝謝 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aptabi/